1989年7月1日,在中国共产党建党68周年的光辉日子里,山东艺术学院院报第1期(试刊)出版了。时光荏苒,白驹过隙,今天在中国共产党建党98周年的美好日子里,我们一同纪念山东艺术学院院报创办30周年。
砥砺●30年
30年间,山东艺术学院院报砥砺开拓,不断发展壮大。《山东艺术学院报》原名《山东艺院报》,是山东艺术学院的党委机关报。1989年7月1日,《山东艺院报》在党的生日这天试刊出版,由时任山东省委书记梁步庭题写报名。1989年10月1日,《山东艺院报》在新中国成立40周年之际正式创刊,出版了四开四版月报创刊号。1998年11月2日,《山东艺院报》正式获得全国统一刊号CN(G)37-0157,并从83期开始在报头上注明刊号,1999年9月20日,从88期起刊号改为CN37-0847/(G)。1999年,《山东艺院报》逐渐明确了四个版面的内容设置:头版重要新闻,2版教学科研,3版校园生活,4版艺术实践或百脉泉文艺副刊。2000年3月10日,《山东艺院报》92期起改为半月报;2003年5月5日,《山东艺院报》154期起改为旬报。2002年10月22日,《山东艺院报》141期,院报文学副刊创刊定名为《百脉泉》。2003年3月,《山东艺院报》网站开通“原文读报”栏目。2006年7月5日,改黑白印刷为一四版彩色印刷。2014年12月《山东艺院报》网站平台更换为华文网报数字报系统,内容同时在华文网报微信平台同步发布。经党委研究决定,报山东省广电出版总局审批,自2016年10月18日第480期更名为《山东艺术学院报》,刊号改为CN37-0859/(G),报头采用山东艺术学院标准字茅盾体。
闳美●育人
在学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,30年来,院报与时代同行,始终坚持正确的办报方针和宗旨,紧密围绕学院教学、科研中心工作展开报道,求真务实,办报育人,切实承担举旗帜、聚民心、育新人、兴文化、展形象的使命任务。她以山东艺术学院的师生员工为主要受众,是学校党委行政联系群众的纽带和桥梁,是山东艺术学院师生员工的良师益友。她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、毛泽东思想、邓小平理论、“三个代表”重要思想、科学发展观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努力为打造美丽校园、和谐校园、平安校园提供舆论支持;全面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和教育方针;坚持“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,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,以高尚的精神鼓舞人,以优秀的作品塑造人”。为此,院报在新闻报道中坚持以正面宣传为主,以团结稳定、聚力鼓劲为基调,积极宣传党和国家的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,积极宣传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,积极宣传学校党委和行政的工作方针和意图,充分展现广大师生蓬勃向上的精神风貌,以达到外树形象、内聚人心的目的。充分发挥院报在学校新闻宣传中不可替代的作用,及时报道学校发展中的新闻事件,全方位记载学校改革发展的进程;宣传学校在教育管理、教学科研、学科建设、人才培养、服务社会、精神文明建设等各方面取得的成就;树立师生中的先进典型,追踪报道海内外校友的奋斗历程;展现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,营造爱校、兴校的氛围,营造浓郁的文学、艺术氛围,倡导高品位的校园文化生活,培养师生深厚的人文关怀精神,传播先进文化,培育山艺主流文化,建设山艺精神绿地。
谦耕●树人
院报汇集了热爱宣传思想工作和文学的师生同仁。他们将青春理想、思想智慧、文采豪情耕织在院报版面文字图片线条的点点滴滴之中,讲述着读书的故事、创作着生活的感悟、呈现着工作的成果、抒发着山艺人的豪情、涵养着山艺人的精神家园。他们之中很多人从此走向了文学的道路、走入了媒体工作的领域、走上了领导岗位。
1995年5月起,《山东艺院报》开始组建一支稳定的通讯员队伍,分布在各单位、各部门保证了稿源,并明确了优秀通秀员评选标准。2002年12月31日,由院报领导的山东艺术学院大学生记者团正式成立,它由原学生通讯员队伍改组而来,从此院报有了一支更加稳定、优秀的队伍,至今已经17届,规模达到104人。
30年的坚守、几代人的努力,山艺院报人满腔热忱继往开来,呵护着院报这方绿地,用智慧以浇灌,用严谨以护理,纸纤经纬方寸、点滴铅墨线条处处以细密心思规划,字字句句以斟酌,奉献自己,不辍耕耘,守护一张张院报的责任,书写着爱校、爱教育、爱新闻的情怀。
融合●同行
放眼未来,面对新媒体时代的冲击,《山东艺术学院报》既要坚持优良传统,又要顺应时代潮流,全力推动多宣传平台的深度融合创新。院报要继续发挥优势,在深度报道、言论等方面下足功夫、做好文章、讲好故事、传播好声音。发挥综合性艺术院校的独特优势,传播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、齐鲁大地的地域文化、闳约深美的大学文化,推动院报建设,促进院报事业的繁荣和发展,构建“有厚度、有广度、有深度、有温度”的山东艺术学院内外宣传工作格局,为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,深化现代化大学教育改革,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出贡献。
(供稿:党委宣传部 审核:苏茂兴 作者/编审:王立燕)